商界导读:行业不景气之时,“日本家居之王”却悄悄加码中国市场,背后有何底气?
中国家居市场的发展,与房地产相伴而生。如今房地产市场红利消退、增长乏力,家居行业也进入残酷的洗牌阶段。加之疫情对线下实体冲击,去年连宜家都被迫三个月连续关闭两家门店,可谓入华24年来最大的败绩。
然而在中国家居市场,除了宜家之外,还有一条隐秘的“外来鲶鱼”,就是被称为“日本家居之王”的宜得利。

宜得利家居成立于1967年,跨过半个多世纪,经受住了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裂的冲击,从一家小作坊成长为大型跨国企业,2002年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
在日本市场,宜得利产品销量占同业一半以上,大于宜家和无印良品的总和。从1987年开始,宜得利连续35年销售额和利润同步增长,实现了日本任何一家上市公司都未曾达成的业绩。
2014年,宜得利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在武汉开出首店。之后陆续在北京、上海、重庆、深圳、成都、青岛等一、二线城市开店。宜得利官网显示,目前在中国大陆已拥有66家店铺。

和宜家相比,宜得利有近似之处,都是综合家具与家居产品的大卖场;但两者又不尽相同,宜家更大、更重,宜得利更小、更轻。因此,从在中国拓店的空间和速度来看,宜得利的拓店空间更大,开店速度也可以更快。然而,蛰伏中国近十年,宜得利发展速度并不快。
但是今年以来,宜得利开店速度明显提升,其公开表示预计到2023年在中国内地开出100家店铺。行业不景气之时,宜得利突然提速,背后有何底气?
1
1967年,23岁的似鸟昭雄在日本北海道岛西部的札幌市,创立了一家名为“似鸟”的家具店(1985年更名为“宜得利”),店面仅100平米,主要售卖从中国台湾批发进货的家具产品。四年后,似鸟家具店二号店在北海道郊区开业,占地250平米,一举成为当时最大的家具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