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在安徽宿州埇桥区林长制示范先行区,杨树林带纵横交织、绿意盎然;在宿州绿色家居产业园,数百家杨木加工企业、家具家居企业厂房内机器轰鸣、工人忙碌,谱写“产业振兴之曲”……
从2017年宿州绿色家居产业园启动建设,到2022年,园区工业产值超120亿元,税收3.5亿元,成为支撑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产业。发展绿色家居产业,埇桥做对了什么?近日,记者调研走访宿州埇桥区相关部门和企业,一探这里的产业发展密码。
筑木成舟 做深"杨树"文章
在宿州市埇桥区永安镇,杨树种植大户刘军4年前流转了360多亩荒地,种植了一万多棵杨树,刘军告诉记者,再过几年等杨树成材了,一棵杨树苗能卖到五六百元,一亩地的产值能达到12000元。
在宿州埇桥区,像刘军这样的杨树种植大户还有很多。宿州埇桥区是中国杨木产业示范区,林木绿化率、活立木蓄积量双向指标均居全市第一。宿州埇桥区做深“杨树”文章,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发展板材加工、家具制造、智能家居等产业集群。埇桥区被授予“中国绿色家居产业示范基地”,宿州绿色家居产业园被授予“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全区林业加工产值连续多年全省第一。
image.png
“杨树接续培育、杨木接续利用,这既能改善乡村环境、助力乡村振兴,也能保障林业企生存生产。”宿州市埇桥区林业发展中心、造林经营股股长赵红说。
近年来,该区大力实施“百村万树”绿化提升、河渠绿化(木材培育基地)等林业重点工程,在村庄周边、道路河渠两旁、库塘堤边等栽植以杨树雄株为主的用材林,为绿色家居产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原材料支持。
在位于宿州市绿色家居产业园集聚区内的绿洲森工股份有限公司厂区,一条年产30万立方米高密度纤维板连续压机生产线正加紧运作。杨树枝桠经过加工,被生产为高密度纤维板。据了解,项目年产能达50万立方米,年产值近10亿元,位居国内人造板行业前列,产品广泛用于家具、地板、橱柜、木门、工艺品等行业。
“杨树浑身是宝,从顶枝到树干再到底根,都能加工成板材,利用率非常高。”安徽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绿洲森工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做优营商 构建绿色家居全产业链
如今,绿洲森工股份有限公司所坐落的宿州市绿色家居产业园现有以TATA木门、天东门窗、统达集团为代表的各类企业200家,拥有各类认证品牌105个,包括省著名商标6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形成了从板材加工到家具生产、智能家居制造的全产业链条,提供了1.5万余个就业岗位。
从一根杨树条到一条产业链,背后的动力是宿州埇桥依托自身资源禀赋的挖掘和对产业发展的敏锐嗅觉。
在宿州绿色家居产业园一楼的一面墙上,记者看到一张绿色家居产业链“鱼骨图”,以绿色家居产业链上、中、下游3部分为“中轴骨”,以原料保障、板材加工、家居制造、配套产品等8条产业链为“附肢骨”,确定了26类、上百种具体项目,构成了一个生态化、系统化的家居产业链。园区以“鱼骨图”为指导蓝图,大大拓展了抓招引、谋发展的视野,提升了招引工作的严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