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香港苏富比秋拍的“何鸿卿爵士私人珍藏第一部分晚间拍卖”专场至今是业内讨论不断的话题,此专场中一把明末黄花梨圆后背交椅尤其引人关注。在现场,此交椅以1.24609亿港元成交(约合人民币1.129亿元),超越佳士得香港2021年春拍的那把明末清初黄花梨麒麟纹圈背交椅(成交价6597.5万港元),创下世界最贵黄花梨交椅拍卖纪录。
为何明式黄花梨交椅能够让各大藏家竞相追逐,其魅力何在?

明 黄花梨圆后背交椅 图源:苏富比
源自“胡床”可折叠,又称“猎椅”
中国古代家具的坐具种类繁多,如宝座、交椅、官帽椅、圈椅等。在这些椅子中,地位最为显赫的,就是交椅了。
据资料考证,交椅源自汉代时从北方少数民族传入的“胡床”。
汉魏以前,古人都是席地而坐的。据《说文》中记载:“床,安身之坐者。”可见,“床”在早期是坐具,并不是卧具。隋朝时,将其名字改称为交床。到了南宋,人们将交床改称为交椅。这种形制的椅子至宋代基本定型,虽不见实物,但我们在宋人绘画中可见其形象,比如,在宋代《春游晚归图》上可以明显看到仆人所扛着的便是交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