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海汇以“去中心化”生态圈发展模式整合行业资源,成员企业已达到66家。图为少海汇成员企业打造的智能家居场景。(□记者 白晓 报道)
□ 本报记者 白晓
5月23日,位于胶州市铺集镇的源氏木语智能家居产业园内一片繁忙景象。
仓储厂房前,沙发、床、餐桌椅等实木家具正被装上货车,等待发往全国各地。
展示大厅内,橡木、樱桃木、胡桃木等制成的各式家具按照客厅、卧室、厨房等场景分布展示,带货主播热情地推介着一款橡木悬浮床:“这款床的床腿设计成了倒梯形,不容易碰撞到……”独特且人性化的设计引得线上粉丝频频点赞。
“我们这共有家具品类1万多种,目前每天差不多有40车的货物发出,货值大概在1500万元,随着618年中大促的临近,货值会增长到2000万元。”青岛源氏木语家居有限公司仓储中心经理魏延旺说。
家居行业产业链长、分工细致,中小企业占据大多数。依托传统木器家具制造,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胶州市智慧家居制造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如何让家居制造产业更智慧?怎样打造黏性更强的产业生态?近日,记者到胶州市采访。
小企业“背靠大树”
青岛界宏木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乔宏举在家具行业打拼近20年,之前为找订单可谓绞尽脑汁,企业规模也不过千万元。“大订单基本上都被大的平台公司拿走了,我们小企业只能夹缝求生。”乔宏举说,源氏木语智能家居产业园的落户,让他看到了“背靠大树”的希望。
源氏木语智能家居产业园由国内实木家具龙头企业——上海朵艺家具有限公司投资30亿元建设。“胶州的产业和区位优势吸引我们落址铺集镇。”魏延旺说。
木器家具制造是胶州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形成了从原料、设计、加工、流通到市场营销相对完备的产业链条。目前有家具类生产企业600余家,产品涉及婴儿床、地板、沙发和橱柜在内的各类家具,可面向家装、办公以及酒店等不同应用场景,行业年产值近100亿元。
“我们主攻线上销售和仓储物流,绝大部分家具都是以代加工的方式委托胶州的家具制造企业生产。”魏延旺说,“在青岛为我们配套的102家企业中,有71家位于胶州市,年交货值15.5亿元。”在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家具制造、硬木基础加工、物流等相关上下游配套企业快速在产业园周边集聚。
依靠多年积累的口碑和过硬的品质,青岛界宏木业也经过层层审核,在2018年成为源氏木语的供应商,并在5年时间里将产值做到了6000万元。“和源氏木语合作后,订单有保障,回款及时,企业有了长期稳定发展的底气。”乔宏举说,公司的订单家具品种在100个左右,既有沙发、橱柜这样的大件,也有扶手这样的标准件。
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产业园二期也在加紧建设中。“二期主要建设10万平方米的双层智能化立体仓库,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魏延旺说,产业园自投产以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022年销售额达到60多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