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美凯龙(601828.SH、1528.HK、下称 " 美凯龙 ")的卖身交易尘埃落地之前,对财务表现的质疑还在继续,这次发出质疑的是负责交易审核的上交所。
近日,交易中的买方之一的建发股份(600153.SH)发布公告称收到上交所对《重大资产购买报告书(草案)》的问询函。
上交所要求建发股份对:实控人变更的合理性;美凯龙对投资性房产的评估是否符合评估标准、抵押担保情况;非流动资产的交易是否涉及关联方、减值计提是否充分;对外财务资助是否存在资助款项流向实控人的情况;大额未决诉讼计提等五个方面问题进行说明。
对此,美凯龙证券事务人士对信风(ID:TradeWind01)表示," 该问询没有实质性影响,只是上交所的例行问询,股份交割需要拿到上交所的确认才可以(进行)"。
自今年 1 月发布资产重组公告以来,美凯龙的股价坐上过山车,在复牌后自 4.68 元 / 股收获三连板,三天市值增加 60 多亿,紧接着开始震荡下行,6 月 12 日收盘报于 4.89 元 / 股。
耐人寻味的是,在建发股份宣布计划入股美凯龙的次日,其股价接近跌停,当日跌幅达 9.58%,一天跌没了 40 多亿。6 月 12 日,建发股份收于 11.13 元 / 股,相比公告发布前股价跌幅达到 25.5%。
二者股价走势的差异不禁让人产生了新的疑问,美凯龙算不算是一个 " 好标的 "?家具卖场又算不算一门 " 好生意 "?
激进扩张的代价
相比家具零售商,美凯龙更像是一家自持物业的不动产运营方。激进的负债扩张策略最终导致其卖身厦门国资建发股份。
美凯龙旗下物业多采用重资产自营的方式,而相比零售商的定位,其更像是一个收租的房东。通过不断买地,自建商场再将商铺分租给品牌方收取租金和管理费。为了保持高速扩张,美凯龙将旗下物业资产进行抵押,获取资金以谋求新一轮的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