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除了瓷器、绘画、诗词文章,家具同样是宋人美学的重要载体之一。宋代家具的发展,处于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是明代和明式家具发展与演进的根本依据。其造型简约大方,格调高雅,其中⼀些家具形制具有明式家具都⽆法超越的美感。然而因年代久远,实物遗存少,宋代家具一直以来难以走进大众视野。
近日,《画中观器——宋画里的家具》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作者从100余幅宋画入手,基于图像、文献双重资料以及自己多年来对于中国古代家具的经手经验,以图解的方式对宋画中的家具形制进行分析。作者探究了宋代及以前的家具的造型规律、风格特点及审美诉求,也为今人打造中式文艺生活展开新的视角。
宋李嵩《画罗汉》中的禅床、香几
宋佚名《浴婴图》中的圆墩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教育和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的时期,社会审美思潮在继承传统思想和文化的前提下,提倡自然主义,造物体现出平素简约和自然雅致的审美特征。宋代的词作、散文、书法、绘画成就巨大,影响深远,同时在工艺美术上取得的成就与历史地位也是举世瞩目。在新儒学的思潮倡导下,宋人追求秩序和法度,讲究简与淡,反映在造物上便是理性的思维和规范素雅的形态。宋代工艺美术具有典雅、简素的风格特征,陶瓷、漆器、服装、染织大多造型古雅、色彩纯净、内敛天真、不事雕琢,给人以清新雅致之感。家具设计与制作也受其影响,以工整、简约、挺秀、素雅为主要特点,追求造型上的统一和细节的变化,复古与创新,自然与装饰并存,体现出宋人以简洁素朴为美的审美特征。
《清明上河图》中“赵太丞家”药铺店中的交椅
中国古代家具在明清以前已经持续发展了数千年,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造型特征和艺术风格。家具的发展是伴随着各时期社会化的进程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所产生的不同诉求而不断演进的过程。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七个阶段:
夏商周:是家具发展的萌芽阶段,家具的类型开始形成。
秦汉:是家具的雏形阶段,家具基本上以低矮形制为主。
魏晋南北朝:由于胡床的传人,高型家具开始出现,是家具发展的初级阶段。
隋唐五代:是家具发展的中期,家具实现了由低型向高型家具的转变,唐五代是宋代家具的发展之源。
宋代:是家具发展的成熟期,人们摆脱了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实现了高型家具的普及。家具借鉴大木作的梁架构造形式,运用榫卯的相互交结创造出梁架结构以直线型为主的家具样式,风格极简,自成体系,具有造型严谨轻简、尺度完美、形制平素优雅的艺术特征,实现了家具力学与美学的完美统一。宋代家具是明代和明式家具发展与演进的根本依据,对明式家具影响深远,即使是优越无比的明式家具,也不能掩盖宋式家具的优美品质。
明式家具:继承了唐代家具的华丽、宋代家具的平素、元代家具的奔放,博采众长集大成,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家具发展的巅峰时期。明式家具与宋代家具在形式语言与审美观念上是一致的,宋代家具追求自然、率真,具有中国古代高型家具初始的样貌,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向表现。而明式家具注重细致与成熟的表达,显得更加沉稳圆熟。
清代:由于审美的世俗化,家具由盛转衰,中国古代家具至此走向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