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是孔子诞辰纪念日,今年是孔子诞辰2574周年。你可能不知道,迄今发现最早的孔子像出现在西汉海昏侯刘贺墓中出土的一件多功能家具上。
这件被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定名为“孔子徒人图漆衣镜”的文物出土于刘贺墓主椁室的西室。据考古领队杨军介绍,衣镜由镜背、镜体、镜掩(镜盖)、镜架等组成。其中,镜背为木质,表里均髹红漆,孔子及其弟子画像就绘于其上。画像上的孔子头戴小冠、身穿深衣长袍,腰部有束带,脚上穿翘头履,面目并不清楚但可见长须。“刘贺生活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所以这是迄今为止所有载体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

图为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中展出的孔子徒人图漆衣镜复制品。左上人物为孔子。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提供
镜体为光洁的矩形铜板,出土时从中间断裂,无纹饰,仅有分布在四角和中间的5个半圆形镜纽及平直宽厚的镜缘;镜掩为绘有玄鹤图案的漆件,结构似门户,两扇开合,守护铜镜;镜架为长方形,四周用厚方木做框架,出土时破裂成多块。
为什么说它是多功能家具呢?“衣镜上有一篇19行的《衣镜赋》,其中有‘修容侍侧兮辟非常’的描述,‘修容’和‘侍侧’分别点明了文物兼具衣镜和屏风的功能。”历史学者、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博士王楚宁认为,也可以说,这是一架两扇式嵌镜屏风。
由于衣镜出土位置的附近发现榻足、漆案等物,按照汉代“事死如生”的葬俗,专家推测其使用环境与北关一号汉墓石屏风上描绘的宴饮场景接近,应该是围绕床榻摆放,可挡风;镜掩面向床榻,方便使用者开镜修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