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京津冀,历经十年深耕细作,早已今非昔比。从重要交通项目的建成通车,到政策联盟的紧密落地,再到自贸区试验田的设立,每一步都彰显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决心与实力。电商、商业、餐饮、农业、物流等诸多领域均实现了三地产业协同、资源共享、市场互通的新模式。三地企业更加便捷地实现资源共享、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推动区域经济整体跃升。这不仅促进了京津冀地区经济的深度融合,也为区域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2017年从北京市昌平区迁来唐山汉沽的阿贝尼董事长侯少波从没想到,到今天,汉沽一个原本在中国家居版图不存在的小镇已经成为整个京津冀家居行业的产业中心。从一片荒芜到厂房林立,这里只用了两年时间,市场不再拘束于北京地区,反而扩大至京津冀三省乃至全国,物流成本也不再是心头之患,完备的产业链让生产更加便捷,自己的全屋定制品牌阿贝尼也从一个“小作坊”变成了专精特新企业,环渤海家具产业园区给了72个外迁家居京企一个家。
从河北到天津再到北京,产业连通不止,协同发展的政策就像一座大桥,一边架起了河北,一边托起了天津。从简单外迁到产业合作,京津冀联通的纵深和内涵不断递进着,发展重点也由疏解存量向共谋增量转变,在利好政策的擎架下,家居企业的发展不可限量。
产业集群平地起
上千家企业搬家、近万名从业者大迁移,这样的景象侯少波从未想过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用他的话来说,“搬迁,如同在沙漠里建起一座城”。
2015年,作为家具制造业的一分子,侯少波开始为自己的品牌阿贝尼寻求一个更适宜生产的新场所。“外迁最先考虑的就是距离,我们是做北京市场的,即使外迁也不能放弃这个市场;其次要考虑的就是产业链,因为家具制造业的特殊属性,必须有完整和全面的上下游产业链支撑;最重要的还是评估当地的营商环境;最后还要考虑我们的员工,不能因为搬迁让员工丢了饭碗。”侯少波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自己在决定搬迁的半年内,一直做的事就是找到满足条件的地区。
在考察北京周边多个地区后,侯少波最终相中了环渤海家具产业园——这片唐山汉沽管理区镶嵌在天津滨海新区范围内的“飞地”。“这里到北京开车只需要2个小时,地价相比于原来的昌平区却要便宜3倍不止。最重要的是,这里还有30多家像我一样外迁过来的家具企业。”
工厂离开北京,市场却走向了更远的地方。
米兰春天作为一个研究散热器起家的品牌,也在寻求一个合适的建厂地址。总经理王廷国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自己之前在北京的工厂已无法满足市场扩大后的高需求,迫切地需要一个面积足够大、可满足集中式生产的空间。在对周边进行仔细考察后,王廷国将自己的企业搬到了天津市宁河区。搬迁后,工厂面积大了,人员也更为固定,王廷国也有更多的精力去研究产品。现在,米兰春天在宁河区的厂房面积达到35000平方米,较北京工厂面积扩大近10倍,环保生产的能力提升,品牌也拥有蓝钢防腐、防光污染、双O锁扣等多项专利技术。
“在北京时,我只做散热器,搬迁到天津后,我也开始尝试着做门窗和地暖。”在王廷国看来,这样的业态扩张是自己以前不敢设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