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调人员年终考核凭啥不能评“优秀”?这不是2000元钱的事,是自己一年工作被否定的事。90后小杨憋不住心中的气,直接在办公室质问领导。领导没有回答,只是说了句:“这是开会研究决定的,你有意见,可以书面提出来”。
小杨是办公室的一名科员,因工作能力强、成绩出色,3月份的时候被上级机关借调3个月,6月份的时候返回了原单位。对于小杨借调期间的工作,各级领导和同事都给予了充分肯定。
小杨是个很能干的人,不论在哪里,都是单位的骨干。回到原单位后,小杨靠着借调期间处的关系和自己的能力,加班加点干,一丝不苟干,年底的时候被办公室年终考核定级为“优秀”。
然而,小杨的“优秀”却没有被会议通过,只定了一个“称职”。对此,小杨想不通,虽然定级“优秀”的同志有名额限制,但是小杨有拿得出手的成绩,反倒是获得“优秀”的同志,小杨认为表现平平。
想不通的小杨,组了个饭局,请组织干事吃饭,希望寻求到答案。组织干事吃饭期间,告诉小杨:开会的时候,有领导说小杨上班年借调了,不在本单位工作。正是这个原因,让小杨错失了“优秀”。
小杨在生气之余,找了领导,质问领导:借调人员年终考核凭啥不能评“优秀”,借调人员借调期间也是为单位工作啊。领导给出了文章开头的答案。
小杨找小星诉苦:我知道年终考核定级“优秀”,有2000元的经济奖励,我争的不是钱,而是我一年付出的肯定。
小星给了小杨三点建议:
一是会议已经研究决定了,小杨有意见可以理解,但是对于会议研究决定的事,小杨只能服从,闹意见没有任何意义,反倒影响自己的前途发展。
二是借调人员是可以评“优秀”的,但是小杨不在位期间的工作,按照AB面角色,是由其他同事承担的,无形中增加了其他人的工作量。一旦小杨评为“优秀”,同事肯定会有意见。
三是小杨可以按照领导的要求,写出书面情况说明。但是,建议不要写,到此为止。这类事一旦开了头,下一步,是不是更多的人一面借调,一面评“优秀”,对于在岗的同志不公平,严重的还影响大环境。
最终,小杨采纳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