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最新消息:领英发布通知称,目前已暂停中国境内的新用户注册。从通知内容来看,领英可能是因为某项内容或服务违反了相关规定,当前正在调整。此外,领英并未给出再次开放注册的时间点。
领英成立于2003年(linkedIn),是一家全球领先的职场社交平台。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现拥有用户超7.4亿,业务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无论是用户数量,还是业务覆盖范围,领英都是世界级的。需要注意的是,领英不仅是一款职场招聘工具,它更是一个极易被人忽略的全球社交巨头。
1、从5个用户到7亿用户
任何一款现象级社交平台,都是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领英也不例外。
2003年,Reid Hoffman(雷德·霍夫曼)和其他四个合伙人共同创办了领英。5个创始人,便是领英最早的用户。
在领英冷启动阶段,全靠创始团队成员在硅谷的知名度和人脉。事实上,领英的第一批用户便是硅谷的精英。
想象一下,一个聚集了硅谷精英的职场社交平台,对那些想要拓展自己人脉、提升自身职场竞争力的人来说,得有多大的吸引力?
除此之外,为了吸引用户,领英还采取了病毒传播、搜索引擎优化(SEO)、你可能认识的人、新用户上手体验等方式。
就拿病毒传播来说,最开始领英是利用邮件来实现的。比如新老用户都可以输入自己好友的邮箱地址,然后让领英群发邮件通知他们,以此达到吸引更多用户注册的目的。该策略可以用八个字来总结,即以老带新、以新促老。
通过一系列措施,领英的用户规模迅速膨胀。2004年,领英用户数量破10万;2005年,达到160万……在之后的发展中几乎呈裂变式扩张,到目前用户数量已达到7亿量级。
2、进入中国市场的始末
要想成为世界级的职场社交平台,还需要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即全球化发展。
零几年的时候,美国固然是全球互联网行业最发达的国家,但毕竟其网络用户数量有限,很难支撑起领英的下一阶段高速增长。
2008年,出于新一轮增长的考虑,领英开始了全球化战略。当年,其在英国伦敦开设了首个国际办事处,同时开始上线其他语种的网站。
依托此前在职场社交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领英在其他市场亦取得了巨大成功。
在全球化的战略下,领英于2014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彼时,领英姿态高调,将高端定位和全球的商业模式复制到我国市场。
遗憾的是,此前的一套逻辑并不适合中国市场。此后,领英开始本土化经营,同时开始转型,将定位升级为“一站式职业发展平台”,更专注用户的职业发展。
在中国市场,职场招聘行业竞争向来激烈,脉脉、智联招聘、前程无忧、boss直聘等等。这些本土企业,显然要比领英更加了解中国职场人士。
截至2020年8月,领英在中国拥有5100万名用户,此外还拥有27万中国企业级用户。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即使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领英仍在我国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有意思的是,尽管领英在我国的用户数量超五千万,但其在国内社交圈子里的知名度却不高。或者说,在用户潜意识中,领英只是一款求职的软件,而不是一款社交软件。
3、职场or社交?
那么,被冠以职场社交平台之名的领英,到底侧重职场多一点,还是侧重社交多一点?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并不复杂,领英拥有超7亿的全球用户,但在社交行业却没什么知名度。在全球社交行业,是脸书系、推特等巨头的天下,人们更愿意使用这些软件。
因此,领英其实更侧重职场一点。
尽管如此,但领英怎么说也是职场社交平台,是具备社交属性的。所以也受到不少巨头的青睐。2016年,微软正式收购领英,
2016年12月,微软正式收购了领英,交易价格高达262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1700亿元。所以,严格来说微软其实也算全球社交巨头。